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风险防控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22 16:42阅读次数:
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相继召开,两次会议都释放出同样一个重要信号——金融机构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深化改革、防控风险”。这为金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
融资担保作为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下,日益成为金融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把“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创新,防控金融风险”三者有机结合,同样是融资担保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9年的实践与探索,9年的洗礼与磨砺,风云际会、大浪淘沙。在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合肥市兴泰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泰担保集团”)解放思想、稳中求进,蹄疾步稳的走出了一条“行业领头、创新领航、风控领先”的政策性担保发展之路,用行动交出了一份“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完美答卷。
等高对接,打造行业引领者,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2007年到2016年,合肥经济总量从1334亿元增至6247亿元,年均增长16.7%,“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等高规定位接踵而至。
经济腾飞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为推动城市定位有效实现、各项试点收获成效,金融体系等高对接,合肥市加快推动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资源深度整合,2012年底,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以兴泰担保集团为主体,对全市国有担保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的战略决策,以‘担保+’理念谋求产业链全面布局,着力构建“目标清晰、错位发展、创新高效、通力合作”的新型政策性担保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及兴泰控股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兴泰担保集团果断承担起建设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重任。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和吸引股东增资,不断做大资本规模,实收资本近17亿元,一跃成为全省资本规模最大、全国资本规模领先的市级融资担保公司,行业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看,规模效应的存在将会使整合重组成为必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兴泰担保集团顺势而为,谋定而后动,先后控股长丰、巢湖2家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肥西、瑶海、庐阳设立分公司,成立专业化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和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在新站设立业务部,参股高新、源泉等6家县区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分支机构布局覆盖全市,多层次政策性担保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成型,夯实了融资担保体系的机构布局。
未来,兴泰担保集团将进一步整合全市政策性担保资源,加快形成“集团整体管控、专注市场细分、服务小微三农”的三级组织体系,以集团职能部门提供强大后台支撑、以独立运营机构开发重点行业领域、以全市网点布局深耕本地普惠金融。
精准发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近年来,国内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经济增长正在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逐步聚集。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间接融资比例依然较高,长期支持资金占比较低。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更好地发挥政策性担保增信职能,兴泰担保集团以改革创新作为先手棋,主动融入转型升级的大潮之中。
一子落,满盘活。合肥市首笔“政银担”项目、首笔“过桥续贷”项目、首笔国开基金项目,安徽省首个实现可视化保后监管平台、首笔组合贷款担保,全国首家担保行业保障金运营管理机构一个又一个“首次”成为兴泰担保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最佳脚注。
一直以来,兴泰担保集团专注在金融服务供给侧发力,创新业务品种,革新业务模式,先后推出POS贷、政采贷、文化创意贷、惠农贷、农保贷等十几个拳头产品,以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借鉴国内先发地区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在资本市场担保、助力产业转型、金融精准扶贫等方面亮点频出。
在资本市场担保上,兴泰担保集团先后承接新华控股2亿元可转债项目、阳光电源4亿元资产证券化担保业务,为科大讯飞优质员工股票激励计划提供1.36亿元个人融资担保。与兴泰资本对接,联合开发“投保联动”产品,为优质企业提供“债权+股权、短期+长期”的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在助力产业转型上,兴泰担保集团着力把支持和培育竞争力强、引领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政府引导、银行参与、担保增信”三方联动的方式,先后培育出三利谱光电、中环环保等十余家在主板、新三板上市的企业。
在金融精准扶贫上,兴泰担保集团成功对接庐江县光伏扶贫项目,采用全省首创的“公司+农户+银行+担保”的业务模式,建成站点129户,并网发电100户,预计最终将帮助1300多户贫困户脱贫。此外,兴泰担保集团积极服务合肥市 “双创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支持90多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引发人民网、合肥日报、安徽商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创新发展永无止境。兴泰担保集团研发团队,正积极筹划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海关关税保函、科技创新担保等新型业务,积极建设“小企业成长”产品体系,全方位拓展增值服务,致力于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担保集团。
织密网络,筑牢风险防火墙,风控水平不断提升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要深入贯彻执行全员、全方位、全流程风险管理理念,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兴泰担保集团董事长陈锐在最近一次公司会议中对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器”和“放大器”作用,近年来,兴泰担保集团在借鉴外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风控模式。
一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全流程防控项目风险。优化现场调查机制,调查过程底稿化、评审要点清单化;完善项目评审机制,执行分类评审制度,实行外聘评审专家制度;细化合规审查机制,严格执行合规操作流程要求;建立全方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制定风险预案;严格执行代偿追偿管理制度,提高代偿追偿效率;推进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增强发展能力。通过各环节层层把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化解,实现风险可控。
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行业风险共管。在市金融办指导下,积极搭建覆盖市县两级担保机构的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录入融资担保项目5000多个,涉及企业1700多家。通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缓解了小微金融“信息不对称”难题,降低小微企业信用类担保门槛,实现全行业风险共管。
三是推广保后监管平台,创新风险管控方式。借鉴“淡马锡”经验,推广保后实时监管平台,在企业生产车间、仓库安装视频设备,同时,基于项目共享平台和保后监管平台的信息资源,为参与企业增加10%-30%担保授信额度,目前已为架设设备的100余家企业,累计提供融资支持35亿元。在大幅提高保后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管理便利。
四是建设行业保障基金,构筑行业风险屏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参与全市担保行业保障金方案草拟和互助建设,为政策性担保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不良资产管理服务,化解行业存量项目风险。该模式的创设在全国尚属首例,为流动性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有效支撑,切实提升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能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兴泰控股集团的领导下,近几年,兴泰担保集团发展成果丰硕,连续四年荣获合肥市担保行业支持地方发展一等奖、两次荣获安徽省十佳融资担保机构,并先后荣获合肥市“十二五”经济发展成就贡献奖,中国担保杂志“最具影响力担保机构”等诸多荣誉,获得主流评级公司债券市场AA信用评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发展前景尤可期,勇闯新路正当时。在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上,兴泰担保集团将继续以担当尽责为本,以干事创业为要,全面贯彻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努力为合肥市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联系电话 0551-63753897
传真:0551-63753897